早在新时期时代,就以动物作为图饰雕刻在玉石上,反映了早期人们和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。随着社会发展,动物题材越来越广泛,也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寓意和文化内涵,由动物组成的十二生肖作为题材深受人们的喜爱,直到今天,人们依然喜爱动物题材的玉器。
从新石器时期开始,动物题材一直被广泛运用,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,不同时期动物造型的玉器风格也是不一样。
红山动物玉器
从目前出土的红山玉器中,动物造型占了很大的比重,或写实、或抽象,最著名的就是红山玉龙。红山玉龙的造型大气,整体呈“C”字形,神似龙而形不似,尺寸小的玉龙高度只有3~10厘米,尺寸打的玉龙高度在20厘米,是当时部落的图腾,也是权力的代表和地位的象征。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玉龙,极富动感,生动形象,具备了龙的基本特征,因为是最早发现的玉龙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玉龙”。
玉猪龙和玉龙非常相似,从外形看非常像猪,加上整体也呈现“C”字形,所以被称为玉猪龙,是辟邪的护身符,也可能是陪葬品。

良渚动物玉器
良渚时期,人们佩戴的玉佩上面的图饰多是动物造型,鱼的图饰写实、简洁,形神兼备;龟形玉佩出土于余杭反山,造型写实,栩栩如生,穿绳从龟的腹部横穿而过,设计巧妙。此外还有鸟形玉佩、蛙形玉佩等等,都是形象生动,简洁朴素的动物造型玉佩。
商代到魏晋时期动物玉器
商代的动物玉器造型简练,精致有美感,动物图饰主要以兔、鸟、鹿等狩猎对象为主。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动物玉佩都是小件,浮雕多,不局限于狩猎动物,题材对象比较丰富:牛、羊、马等家禽都能作为雕刻图饰,连动物的动静态都能雕刻得形象生动,比如兔子眺望远方。
战国、汉代的动物玉器题材就比较广泛了,不仅有常见的动物形象,还出现了祥瑞神兽比如:麒麟、貔貅等,这一时期的雕刻手法比较多,风格多样,线条流畅,形神兼备。魏晋时期的玉佩以瑞兽为主,但工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,远不如汉代的技艺出众。

唐宋动物玉器
唐宋时期的玉器图饰有了很大的变化,辟邪类的瑞兽玉佩几近消失,孔雀、骆驼等图饰开始大兴,风格比较粗犷,线条简练有力,写实生动。
辽金元动物玉器
因为是少数民族,风格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异域风,描绘的自然风景和狩猎场景极具特色,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。
明清动物玉器
明清时期的玉器得到大力发展,在造型和工艺上可谓是达到了顶峰,在数量上超过之前的各个朝代,题材种类丰富多样,动物题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动物玉佩都是以圆雕小件为主,风格柔美、精致,线条朴质简洁,即使是简单的几笔也是一种简约美。

站长微信
这是站长微信扫一扫
评论